2020年全国海参产业情况及未来方向
2020年全国海参产业情况及未来方向
时间:2023-10-25 来源:产品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食品资讯中国食品2020年全国海参产业情况及未来方向

  时间:2020-12-22 08:07来源:中渔协海参产业分会微信号原文:

  核心提示:全国海参养殖面积超过500万亩,其中围堰和池塘养殖面积350万亩,底播增殖面积150万亩,2020年全国海参(刺参)总产量不超过15万吨,15亿只,仅够全国人民人均1只,至少有10亿人没吃过海参,年消费81只以上的人群不超过500万人。

  全国海参养殖面积超过500万亩,其中围堰和池塘养殖面积350万亩,底播增殖面积150万亩,2020年全国海参(刺参)总产量不超过15万吨,15亿只,仅够全国人民人均1只,至少有10亿人没吃过海参,年消费81只以上的人群不超过500万人。

  1、心有余悸,苗种投入少。瓦房店是辽宁海参养殖顶级规模的区域,公开数据45万亩养殖海域,年产量1.2万吨,亩产不足30公斤,说明成品海参养殖苗种投入少。锦州和河北苗种投入较大的区域亩产能够达到100公斤以上。

  1、气候异常。今年秋冬季池塘、围堰养殖海域水温从20℃降到10℃左右只用了1个月,海参普遍出礁晚,采捕时间短,尤其是5头/斤以内的大规格海参数量稀少。长海县等深海海参11月下旬才开始出礁采捕,期间由于风浪和水底浑浊等因素影响,实际采捕时间仅15天左右,而且跟往年相比1-4头/斤的成品规格比例不足50%。

  2、规格问题。往年由于相当数量的加工户收购6-10头/斤的小规格海参添加盐、糖、麦芽糊精的物质,低价销售。今年3.15晚会曝光后,这一些产品大量积压,很多加工户不敢继续加工小规格添加产品,因此造成今年小规格难卖,大规格稀缺。

  2、持续不断的疫情使消费的人自我保健意识增强,海参增强免疫力功能得到普遍认可,终端需求旺盛。海参的功能从2003年非典开始慢慢地得到认可,今年疫情要比非典更严重,因此海参、燕窝、花胶等滋补品需求更加旺盛,近期央视也频繁报道海参等滋补品价格需求旺盛、价格持续上涨的消息。

  3、央视315晚会曝光后政府监督管理力度加强,海参品质整体提升。农业农村部第一时间组织调查组赴山东、辽宁、福建等海参主要产区督查养殖、加工质量上的问题,处理了个别违规使用渔药的养殖场,关闭了一批不合格加工点,抽取了2000多份样品,没有一份检出敌敌畏。违规添加糖分、麦芽糊精等问题得到遏制,市场上海参质量明显提升。今年秋冬季的涨价其实就是整体品质提升后的价值回归。

  1、标准和执行问题。现行海参标准很多,但是大多数标准只有专业技术人员掌握,一般消费者不了解。很多标准跟不上产业高质量发展,比如速发干海参已经在市场销售了8年,至今没有标准。蒸食海参也销售了5-6年,没有相应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即食海参没有国家强制标准,只有行业标准,而且还是停留在水袋海参阶段,没有规定水分指标,规定的固形物含量对现在的无水包装毫无意义。标准的滞后和问题,以及监管手段的缺失导致执行困难和执行不到位。

  2、熟人经济。由于海参产地、养殖方式、加工工艺、加工形态的多样性,导致消费者难以全面系统掌握海参知识。加之市场销售环节对海参宣传的混乱状态,使消费的人无所适从。只能托熟人、找关系、靠信任买海参,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海参产业的发展。

  3、市场混乱。网上、朋友圈基本都说是野生海参,想买点养殖海参都很困难。实际上没有一家能够验证自己的海参是野生的。网上明码标价的7年、8年、9年海参,更没办法提供年限证明,海参年龄问题是目前专家也无法判断的难题。部分批发海参不仅属于三无产品,而且很少提供检验测试报告。干海参甚至速发海参加糖、加盐甚至加麦芽糊精增加重量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虚假标注产地问题也很严重。

  4、标准化程度低。海参产业育苗、养殖、加工环节能做到标准化的企业凤毛麟角。一些区域养殖密度过大,海域水质恶化,病害风险巨大。一些加工厂工艺五花八门,靠经验、靠手感、靠口感情况普遍,同一厂家不同批次的产品的质量不稳定,主要指标浮动较大。干海参达到国家一级以上标准的产品不足10%,水发即食海参水分含量较高,营养流失较大,蛋白质含量普遍不足5%。

  5、良种覆盖率低。目前通过国家评审的海参新品种6个,只有安源1号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应用,其它品种基本束之高阁。海参产业良种覆盖率不足20%。多数育苗企业随意选用种参育苗,养殖户更是以价格实惠公道为标准选购苗种。

  6、以价定质。海参是滋补品,吃的是营养,不是大小,更不是便宜。但个别海参产业从业者,以价定质,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甚至会出现3元一只的海参,已经远远偏离了海参原料的正常价格,因此导致以次充好、以小充大、假冒产地、非法添加等问题。从养殖成本来说,无论哪种养殖方式,100克一只的活海参成本不应低于15-20元,低于这个成本价就很难保证质量。

  7、急功近利。在养殖环节,辽宁、山东一些养殖户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大量缩减甚至放弃成品海参养殖,大规模从事网箱苗、手捡苗养殖,长此以往恐怕辽参市场占有率将大幅度下滑。在加工环节大规模加工批发盐渍海参这种半成品,不愿精深加工。甚至一些不法厂家违规添加,做一锤子买卖。

  安源1号规模化养殖试验证明,优质苗种在海参产业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不但可以大幅度提升产量和生长速度,还可以轻松又有效提高产品出成率和减少相关成本。未来将有更多抗高温、抗病害、生长快的海参新品种应用在养殖领域,推动海参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农业农村部近期发布了到2025年将水产养殖机械化程度提高到50%的目标。海参产业将在饵料投放、环境监控、水质改良、底质改造、采捕方式等方面实现机械化和智能化,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生物菌等技术将更多地应用于海参育苗养殖产业,养海参将更简单,海参池塘养殖亩产将普遍达到120公斤以上,深海底播亩产将超过60公斤。

  未来速发海参、非水发即食海参、调味海参等将成为消费主流,淡干海参、水发即食海参将逐渐淘汰,更便捷、更营养、更美味、更健康成为海参加工的主要目标,更多的先进杀菌、保鲜、调味、生物提取等技术应用于海参领域,海参更多营养成分将被认识和挖掘,海参衍生品逐渐为广大购买的人所接受,海参作为原料进入医疗临床应用成为现实。

  海参作为高价值的滋补品,消费者关心的是来龙去脉和安全性。随着5G和区块链技术的广泛应用,海参从苗种到养殖、采捕、加工、市场全过程可视性追溯成为可能。谁能让我们消费者信任,谁将占领消费者心智,进而占领市场。任何形式的虚假宣传将无路可走。

  为促进和引领全国海参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20年9月29日,中国渔业协会在大连成立海参产业分会,确立了“让海参人过好,让我们消费者吃好”的宗旨,并以打造“中华好海参”全国性团体品牌为手段,用高标准的产品和全程追溯体系,带动海参产业的提升。

  目前“中华好海参”授权管理办法已经颁布,系列新产品标准将于近期颁布实施,该标准将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目前海参标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修正和创新。2020年1月将对首批通过“中华好海参”评审的企业和产品予以授权。“中华好海参”苗种供应基地、原料供应基地、授权加工基地有关标准正在制定,“中华好海参”专卖系统正在建立。未来将形成一个“中华好海参”认证和管理体系,让达到标准的海参企业慢慢的变好,让我们消费者选择不再困难。

  农产品的核心价值来自其生长的自然环境,无论是阳澄湖大闸蟹还是五常大米都与其地域优势有重要关联。未来海参品牌将以地域品牌为主,在各地政府和协会的努力和组织下,更多的地域品牌有标准、有管理、有背书、有追溯、有品质,将慢慢的变成为市场销售的亮点。

  随着消费者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和对海参营养价值的广泛认可,随着海参追溯系统的不断应用和加工工艺的提升,吃海参将更便利、营养、美味,将有更多的消费者开始食用海参。而海参养殖亩产虽然有所增加,但面积有限,供需矛盾将逐渐突出,价格持续上涨将成为大趋势。目前速发干海参(含盐量5%以下,含水量12%以下)每克12元左右,而冬虫夏草每克120元左右,是海参的十倍。可以滋补一冬天,品质最好的81只海参仅相当于1瓶茅台的价格。

  海参产业是一个近千亿的朝阳产业,随着行业的规范和提升,随着消费者的不断信任和认可,海参产业必将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江西检出9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问题

  [食品资讯搜索] [加入收藏] [告诉好友]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好参好味好滋补 来World Seafood上海渔博会 赋

  赤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五个“走进”开展“你点我检”活动让食品安全“听得清、看得见、摸得着”

  中国农业科学院肉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创新团队构建了一种基于单原子纳米酶的比色-荧光双模式生物传感器用于冷鲜肉新鲜度快速检测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2023年第131期)

  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8批次不合格食品情况的通告(2023年第22期)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949批次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情况的通告(202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