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那里的公民对他有着特别的爱情。每当杨靖宇将军的忌日,都要展开各种留念活动。而留念活动的首要场所,一是在白山的“杨靖宇将军殉国地”,一是在通化的“杨靖宇勇士陵寝”。
靖宇县曾经叫氵蒙江县。为永久留念这位巨大的抗日民族英豪,1946年2月,氵蒙江县公民提议,将杨靖宇勇敢战役并壮烈殉国的当地——氵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4月23日,咱们走进“杨靖宇将军殉国地”,抚摸密林中的松杉,细看展馆里的图片,倾听作业人员的解说——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孤身一人来到氵蒙江县保安屯的三道崴子,躲藏在一个地窝棚子里。后来他遇到了4个打柴人,便托他们买些食物和一双棉鞋。但为首的伪牌长赵廷喜出卖了杨靖宇,日伪军警很快派出6路人马围追。
下午4时,杨靖宇被敌人围住在三道氵蒙江河滨,两边相隔仅50米。他回绝敌人屈服的强逼和威逼,使用河岸边的大树和石头为隐蔽物,与敌人坚强交兵20多分钟。
下午4时30分,杨靖宇胸中三枪,手中一枪,抬头倒地,壮烈殉国,时年35岁。
敌人将杨靖宇的遗体运下山后,残暴地用铡刀铡下他的头颅,并让氵蒙江县民众医院医师剖腹查看,发现其胃里一粒粮食也没有,只要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
当年杨靖宇歇息逃避的地窝棚子处,现在矗立着一座高35米的“杨靖宇将军留念塔”;将军献身前所依的扭筋槭树,后因干燥腐烂,1963年,当地公民把一棵松杉移植于此。
1948年,长春地下党几经周折,寻找到杨靖宇的头颅并送至哈尔滨,保存在东北勇士留念馆。
1949年5月,郭沫若在哈尔滨仰视杨靖宇将军遗首时,挥毫写下《咏杨靖宇将军》一诗:
为了思念抗联先烈,留念杨靖宇的英豪成绩,1954年,经中心同意,通化市开端建筑“杨靖宇勇士陵寝”,1957年9月竣工。
1958年2月23日,杨靖宇殉国18周年之际,党和国家在通化市隆重举行杨靖宇将军公祭安葬大会。至此,将军的遗首、遗骨得以完好合葬。1997年,陵寝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演示基地。
徐振明回忆说,陵寝刚建起时,当地不大,山上的树也没有几棵,他带领一帮人不分昼夜地干,现在山上处处生气勃勃。
“杨靖宇为了东北的解放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为将军看护陵寝,感到很荣耀!”他说。
1980年,徐振明退休了,但他的儿子顶替他上了班,也成为陵寝的一名作业人员。
那一天咱们没采访到白叟的儿子,但白叟却以为,现在45岁的儿子很满足自己的作业,“儿子常对我说,杨靖宇勇士陵寝是革新的大学校,为了教育下一代,在这里作业,十分有意义。”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