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预制菜成“抢手菜” 高成长下更需完善标准体系规范健康发展
预制菜成“抢手菜” 高成长下更需完善标准体系规范健康发展
时间:2024-03-11 来源:新闻资讯

  1月28日,京东发布的《2023春节假期消费趋势》显示,春节期间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超6倍。越来越热火的“预制菜”,俨然已成为“抢手菜”。不过,快速地增长的“预制菜”产业也并非毫无隐忧。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1月30日发布的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预制菜产品的质量及应用场景存在侵权隐患,排名第四位,社会影响力87.5。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认为,对于新兴且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行业,更需尽快有相应市场规范、标准出台,对产业、企业和市场之间的竞争行为进行规范。

  1月31日一大早,沈阳市铁西区建设大路上一家名为“吃否”的预制菜体验餐厅门前,工作人员正在打扫卫生,准备开门营业。据店内工作人员介绍,该餐厅是一家体验店,既可以店内用餐进行体验,也对外直接销售预制菜产品。餐厅进门右侧的大展柜上整齐地摆放着梅菜扣肉、回锅香辣猪蹄、金汤酸菜肥牛等几十道各地风味的预制菜品,旁边还堆有很多的预制菜礼盒。

  “买回去经简单加热、蒸制或炒制就能食用,选择单品的多是自己食用,也有可以送人的礼盒,旁边的这些(礼盒)就是为十五(元宵节)准备的。”店内工作人员和记者说:“我们店开业时间并不长,但生意很好。特别是春节前的一段,简直忙疯了!”

  “预制菜开袋或经过简单加热即可食用,减少了加工时间和成本,降低了烹饪门槛。”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长期以来,我国预制菜一直供应连锁餐饮企业或酒店。近年随着‘懒人经济’‘宅经济’的兴起,预制菜种类不断丰富,也慢慢变得受普通消费者欢迎。”

  蓝鲨研究院联合京东超市发布的《2023预制菜年度消费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京东超市预制菜成交额增速高达160%。据艾媒咨询数据,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还将保持比较高的上涨的速度,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

  “一是以冷链物流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可能;二是网络外卖加剧了餐饮行业竞争,餐饮企业尤其是连锁餐饮企业对菜品标准化及成本管控需求慢慢地增加,大大拓展了预制菜市场规模;三是城市化不断深化,生活快节奏使得居民对于便利食品需求增加。”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经济思想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岳翔宇认为,前些年疫情影响也加快了居民对预制菜的认识深化。居民要减少出行,便于操作和存储的预制菜加速了普及。

  “消费需求升级催生了预制菜消费需求,而预制菜消费需求也决定了预制菜产业及其业态、模式、方式、场景的现状及其存在的方式。”中国食品(农产品)安全电商研究院院长洪涛教授认为,近年来预制菜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趋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万亿元。

  除了前面提到的几方面原因,伍岱麒认为线上电商物流发达、便捷,也让预制菜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高端预制菜的推出,便利了年节家庭聚餐,节庆经济也进一步带动了市场。同时,预制菜产业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还受到资本的青睐,在资本的助推下,行业也实现了更快速地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预制菜领域的投融资事件有二十余起,其中融资金额达到千万元及以上的超10起。其中,盖世食品在2022年通过定增募得资金净额7239.05万元,投资的重头就是年产1.5万吨的预制凉菜智能制造建设项目。而该项目也是公司在前次募投项目“年产1万吨食用菌及蔬菜调味冷冻食品项目”基础上再次进行产能扩容。

  除了资本的热切关注,预制菜产业也得到了政策层面的大力扶持。今年年初,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5部门联合印发《支持预制菜产业高水平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10条措施支持预制菜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推动川菜进一步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转型升级,助推乡村振兴。而在过去的一年中,还有广东河南山东福建等多个省市都曾出台有有关政策或规划,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预制菜是一二三产业联动融合发展的行业,涉及上游的规模化农产品生产基地,中游的制造加工,和下游的配送和餐饮。”岳翔宇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预制菜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地方政府发力支持行业发展,一方面可帮助本地品牌发展、促进供给侧提质增效,另一方面高品质的产品也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对促进创业就业、消费升级和带动乡村产业振兴,都具有积极意义。

  洪涛教授认为,预制菜产业涉及大量的农业企业、餐饮企业和食品加工公司等,培育和支持预制菜产业,有助于延长产业链,连接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整合利益链,培育生态链。

  “预制菜行业迎合了消费需求,属于新兴起的产业,而且涉及农业、冷链物流、设备、食品企业、连锁系统等,范围较广。”伍岱麒认为,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并且以产业集群发展角度进行推动,可以让预制菜行业实现更好的发展。

  作为“新兴事物”,预制菜在带给人们便捷的消费新体验同时,高速成长中也不可避免会伴随一些“烦恼”。

  辽阳的于女士春节期间收到一份售价近500元的佛跳墙礼盒,在与朋友食用时发现里面的鲍鱼甚至不及一角钱硬币大,配料表中提到的海参和花胶更是难以寻觅,觉得很丢面子。有海水养殖专业技术人员看到后认为里面所谓的鲍鱼只是需要二次育肥的鲍鱼苗,价值很低。

  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发布的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预制菜产品的质量及应用场景存在侵权隐患排名靠前。洪勇认为,我国预制菜在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中也面临着口味复原程度要提升、食品添加剂使用需要规范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预制菜产业的健康发展,降低了消费者体验,甚至危害到消费的人健康,应进一步加以改善。“预制菜产业链条长,目前行业又缺乏生产制造配送等诸多环节的统一标准,确实亟须出台政策规范。”岳翔宇认为,食品安全是民生重点,不可忽视,同时,只有标准统一,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规模化的效率提升,助力行业长远健康发展、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记者检索统计发现,随着预制菜市场潜力的不断释放,相关政府部门及行业组织也纷纷出台地方或行业标准,对预制菜行业进行规范。

  2022年4月27日,江苏省餐饮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江苏省餐饮协会牵头的《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团体标准正式对外发布;2022年5月16日,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发布首批7项预制菜团体标准;2022年5月31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预制菜术语》《预制菜分类》和《预制菜冷链配送操作规范》区域标准;2022年6月2日,中国烹饪协会正式公布了《预制菜》团体标准;2022年10月14日,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官网公布了多个预制菜团体标准立项计划征求意见的通知;今年的1月16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了《上海市预制菜生产许可审查方案》,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8大类产品类别、生产条件要求、冷链管理和食品添加剂使用等相关要求。

  洪勇认为出台和制定预制菜的有关标准体系,有助于推动预制菜产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洪涛教授表示,“预制菜涉及多个产业、多个市场主体、多个模式、多个业态、多个场景。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难以可持续发展。因此就需要不断地完善标准体系,以此来实现规范有序发展。”

  “这个行业关乎食品安全,关乎人民身体健康,只有加以规范,并且促进产业集群良性发展,才能实现有序健康向前。”伍岱麒讲道。

  为促进预制菜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宿州市日前在全省率先出台速冻预制菜肴团体标准。

  广州市统计局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5.30亿元,较上一年增长3.2%,增势平稳。

  今年春节,在“年货经济”的刺激下,居民消费逐渐回暖,预制菜市场顺势爆发。